作者簡介
駱斯航
印第安納大學政治學系在讀博士生
研究興趣:政治哲學和政治理論
前言
本文介紹的是印第安納大學政治學係政治理論方向的一門課程:“自由主義諸議題”。這份書單既包括了自由主義從洛克、康德時代到當代的發展,也包括了對自由主義觀念本身的辨析,以及自由主義所植根的社會歷史的討論。正文
作為政治哲學和政治理論長期的核心議題,自由主義是所有博士生必須了解的思想流派。本文介紹的是印第安納大學政治學係政治理論方向的自由主義課程。這門課程由研究美國政治思想的教授Russell L. Hanson執教,書單最後更新於2016年秋季學期。這份書單分為五個部分,分別是自由主義的概念、哲學自由主義、政治自由主義、實踐自由主義、自由主義的展望。本文將簡要為大家介紹這份書單。以自由主義範疇之大、歷史之悠久、涉及議題之多,任何長度合理的書單都沒有可能面面俱到,這份書單的目的也並不是書寫自由主義的思想史——根據本書單的推薦,對自由主義思想史感興趣的讀者請參閱Edmund Fawcett的Liberalism: The Life of an Idea。這份書單僅為有興趣的讀者,提供幾個談論自由主義的視角。(書單中帶中括號的為推薦閱讀)
自由主義的概念
- Duncan Bell, “What is Liberalism?”
- Jeremy Waldron, “Theoretical Principles of Liberalism”
- Ruth Abbey, “Is Liberalism an Essentially Contested Concept?”
- Eugene Garver, “Essentially Contested Concepts: Ethics and Tactics of Argument”
在很多涉及到自由主義的辯論裡,“什麼是自由主義”都是一個難以繞開的話題。Jeremy Waldron試圖為這個問題提供一個有限的解答。Eugene Garver的“本質上爭議的概念(essentially contested concept)”為理解自由主義——以及其他任何一種思想流派——提供了一種方法論上的支持,Ruth Abbey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討論了這個問題。Duncan Bell的文章則回顧了這樣的一段歷史:今日被視為自由主義核心人物的洛克是如何因意識形態的影響而被自由主義者“重新發掘”為一個自由主義者的。
哲學自由主義
經驗主義
- John Locke, The Second Treatise of Civil Government; Letter Concerning Toleration
- [James Farr, “Locke, Natural Law and New World Slavery”]
- [Jerome Huyler, “Was Locke a Liberal?”]
道義論
- Immanuel Kant,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Right (II); Philosophy of Law (41-62 & Conclusion); “What is enlightenment?”
- [Frederick Beiser, Enlightenment, Revolution, and Romanticism]
教條主義
- Benjamin Constant, Principles of Politics [Books16-18]
- François Guizot, History of the Origins of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in Europe
- Larry Siedentop, “Two Liberal Traditions”
- [Aurelian Craiutu, Liberalism under Siege, chap. 10]
功利主義
之一:享樂主義分支
- John Stuart Mill, On Liberty; Utilitarianism (excepts)
- [Charles Taylor, Secular Age, Part III]
之二:偏好滿足分支
- Friedrich von Hayek, 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 “Liberalism”
- [Robert Nozick, Anarchy, State and Utopia]
大量古典自由主義的經典人物在這一節中登場。從洛克和康德對自由主義的不同闡述中,我們可以觀察到不同理論起點以及歷史背景對自由主義不同分支所產生的影響。貢斯當和Siedentop的著作代表了一種將自由主義一分為二的嘗試:對於貢斯當而言,這種差別是古典與現代之間的對立;對於Siedentop而言,這種差別是英國和法國之間的差別。基佐的哲學性歷史著作為其中一種流派提供了證據。密爾作為功利主義的代表人物,面對新的社會問題,為自由主義提供了一條新的解決方案,這個方案則在之後被哈耶克加以改造,為自由市場提供了有力的辯護。
政治自由主義
羅爾斯- John Rawls, Theory of Justice (excerpts); Political Liberalism; “Public Reason Revisited”; [The Law of Peoples (excerpts)]
羅爾斯的批評者
- Michael Sandel, Liberalism and the Limits of Justice
- Andrew Kuper, "Rawlsian Global Justice”
感性與自由主義
- Stephen Holmes, Passions & Constraint
- Michael Walzer, Politics and Passion
- Judith Shklar, The Liberalism of Fear
自由主義與世界歷史
- Domenico Losurdo and Gregory Elliot, Liberalism: A Counter-History
- Duncan Ivison, Postcolonial Liberalism
- [John Kekes, Against Liberalism and The Illusions of Egalitarianism]
羅爾斯的正義理論被不少後來的學者視為政治哲學研究在二十世紀的重要轉折點。從《正義論》到《政治自由主義》,再到《萬民法》,羅爾斯的思想實際上在與批評者的交流中,以及對社會現實的重新理解中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桑德爾代表了社群主義者對羅爾斯的挑戰,但這種挑戰只是各種挑戰中的一種;Holmes、沃爾澤和施克萊則從激情和恐懼兩個不同的感性層面攻擊了羅爾斯對自由主義過於抽象的理解。Losurdo and Elliot以及Ivison從世界歷史的角度攻擊了當代自由主義與殖民、後殖民時代的重要衝突,而作為自由至上主義者的Kekes則從完全相反的視角激烈地批評了平等主義。自由至上主義、感性自由主義、羅爾斯、社群主義與反殖民平等主義之間,形成了複雜的相互批評的脈絡。
實踐自由主義
與多元主義相適應- John Gray, Two Faces of Liberalism
- Robert Talisse, “Two-Faced Liberalism”
- Robert Talisse, Pluralism and Liberal Politics
- Richard Rorty, “Postmodernist Bourgeois Liberalism”
- [Robert Talisse, A Pragmatic Philosophy of Liberalism]
群體權利
- David Ingram, Group Rights: Reconciling Inequality and Difference
- Will Kymlicka, Multicultural Citizenship: A Liberal Theory of Minority Rights
- [Kymlicka and Bashir, eds., Politics of Reconciliation in Multicultural Societies]
世界主義
- Elvind Hovden and Edward Keene, eds., The Globalization of Liberalism
- David Ingram, “Between Political Liberalism and Postnational Cosmopolitanism”
- Robert Watkins, “Negotiating Rights and Difference: Liberalism, Cosmopolitanism, and Democracy”
時至今日,當代自由主義面對的另一個重要挑戰是全球化所帶來的不可通約的(incommensurable)多元文化的共存。Gray和Talisse觸及的是包容多元文化的問題,其中的核心問題無疑是“是否應該包容那些不包容自己的人/群體”。Ingram和Kymlicka的進路則從群體權利的視角出發,討論不平等、弱勢群體和自由主義之間的張力與理論上的解決方案。世界主義和自由主義之間既有明顯的交集,也有重要的矛盾。二者的對話,促使自由主義回顧自身理論中潛在的國家假設。
自由主義的展望
新古典自由主義
- Dag Einar Thorsen and Amund Lie, “What is Neoliberalism”
- Taylor C. Boas & Jordan Gans-Morse, “Neoliberalism: From New Liberal Philosophy to Anti-Liberal Slogan”
- David Harvey, A Brief History of Neoliberalism
- Wendy Brown, “Neoliberalism and the End of Liberal Democracy”
- Martin Jacques, “The Death of Neoliberalism”
後自由主義
- Alan Wolfe, The Future of Liberalism
- Donald Beggs, “Postliberal Theory”
- Andrew March, Islam and Liberal Citizenship: The Search for an Overlapping Consensus
以David Harvey和Wendy Brown為代表的新古典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批評者長期將當代自由主義放置在全球資本擴張、不平等、貧困等經濟議題的語境裡進行討論。對於他們而言,自由主義不是一種獨立的思想潮流,而是一種裹挾在資本主義全球擴張大勢中的意識形態。最後,Alan Wolfe、Donald Beggs和Andrew March對自由主義的未來進行了不同的展望。Wolfe希望現代社會的個人重新回顧、理解和擁抱自由主義的傳統;Beggs提出了一種以群體為單位的道德理論,作為一種“後自由”的政治理論;March則以伊斯蘭教與自由主義公民身份的視角入手,考慮重疊共識的可能性。
![]() | |
印第安納校景 |
留言
張貼留言